砥砺奋进 逐梦前行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唯有奋斗,不负韶华。2024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也是内江政法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一年。
内江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市委“讲政治、强基础、治源头、育环境、重公正、抓改革、保平安、创一流”政法工作思路,主动担当、锐意进取,打硬仗、化风险、解难题,有力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治安大局平稳,为内江经济高水平发展贡献了政法力量。
——讲政治,理论武装持续强化。坚持“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中国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细则和内江市贯彻落实措施,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政法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全覆盖开展政治轮训,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显著。
——强基础,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不断夯实。实施“政法基层基础提升三年行动”,推动综治中心实战化规范化运行,探索建立网格联动工作站141个,船城义警智能化管理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警网双格融合”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雪亮工程”整体移交内江公安。
——治源头,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六大行动,四项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指标均位居全省第一,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39%,“家事公益人”经验做法获评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育环境,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设立法律服务专区、搭建指尖“法律服务超市”、建立法治化营商环境“一键举报”平台,在经济重镇设立法务综合服务中心,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做法被多家媒体刊载推广。市法院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搭建司法跨域协作四方平台案例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市检察院全链条打击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挂牌督办的全省首例建筑行业软件领域侵犯著作权案;市司法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服务专区,实现法律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为法律援助对象挽回经济损失124万元。
——重公正,司法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开展执法司法明显问题专项检查,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1件法官惩戒案例入选全国法院参考案例,法官惩戒工作经验获最高人民法院刊载推广。强化法律监督,纠正民事审判执行活动违法115件,提起公益诉讼19件,老何堰溪水环境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公益诉讼办案典型案例。公安刑事速裁机制改革经验全省交流。
——抓改革,政法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公安“情指行”一体化狱地合成作战中心投入运行,加强跨部门办案平台运用,经阅核结案达21128件。法院“刑事速裁”智能化平均办案时间缩短至5.22天,法官惩戒工作经验获最高法推广。公证机构标准化建设率、司法鉴定能力验证通过率均达100%,6个公证机构均获评“四川省标准化公证处”称号。
——保平安,平安内江建设深入推动。政法为民“四件实事”持续深入推动。国家毒品实验室川南支撑点正式运行,禁毒工作连续三年稳居全省一流方阵;电诈发案、损失连续四年“双下降”;教培、健身机构“跑路”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预付式消费数字人民币应用成功启动;少年警校经验做法获《长安》杂志刊载推广。
——创一流,内江政法铁军展新貌。实施“墩苗育苗计划”,落实导师制“一对一”帮带培养,优化政法领导干部协管流程。市法院“五有八健全”做法入选川渝两地机关党建“百优资源”,公安新质战斗力研究成果在2024年中国警学论坛作现场交流,市司法局成功承办全省行政复议“十佳办案能手”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十大创新案例”展示活动。
2024年,内江政法工作成效显著,获得全国全省先进集体51个、先进个人95名,涌现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内江市司法局、全国“2024年度民生奋斗者(集体)”资中县政法系统、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刘军梅、四川省一等功公务员陈进等一批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内江市市中区:深入推动平安中区、法治中区建设,组建“红袖标”巡防队,持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平安指数”排名稳居全市一流方阵,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内江市东兴区:涌现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雷昌根、一等功公务员王庆国、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优秀通讯员钟睿、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陈昕、省级“枫桥式司法所”“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全省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及个人;顺河镇、高梁镇慈花村与永福镇鲤鱼塘村分别获评2023年度四川省平安乡镇、“六无”平安村……
隆昌市:平安建设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连续5年保持内江第一;推动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入选“四川十大特色法治阵地”;“驿和”品牌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政法系统获得内江市及以上先进集体24个……
资中县:善治船城服务队获评“全国2024年度民生奋斗者(集体)”;集体获评“全国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等省级以上表扬10项,个人获评“公安部个人嘉奖”“全省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工作成绩突出个人”“全省司法技术工作先进个人”等省级以上表扬13项;“法保新质生产力”“法护耕地保护”获评民盟中央委员会、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优秀成果;“警网双格融合”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和“全国2024年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案例”;“资中县和鸣公园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获评“全国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创新案例”;“船城义警智能化管理平台”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成果”,“数智乡村管理平台”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案例”“全省第四批数字乡村建设优秀案例”。
威远县:成立内江市基层检察院首个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工作室,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3件,设计打造“威小法”法治IP形象;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542件;将《内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引入婚姻家庭、邻里矛盾等案件进行裁判文书说理35件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100%。
内江经开公安: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圆心,以新质公安战斗力为牵引,以智慧化建设为抓手,搭建两中心、一平台,建立一项机制、五个阵地,形成“2+1+1+5”公安嵌入式融合治理的经开模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对城市“定期体检”“靶向会诊”“跟踪问诊”的全周期守护,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公安力量……
内江高新公安:不断深化“平安高新”建设,切实守牢了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耕地保护、债务风险等底线红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聚力推进市场环境提优、服务提质增效、要素成本减负等11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银政企对接会、困难问题会商会、项目现场推进会,不断擦亮“高新事高效办”营商环境品牌……
2024年的奋斗历程已画上圆满句号;2025年新时代战鼓已经敲响。内江政法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定的信念,持续弘扬奋斗精神,凝聚起磅礴力量,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巩固成果、开拓创新,“不断的提高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2024年,内江全市法院受理案件52300件,审执结46260件。其中,内江市中级法院受理案件3491件,审执结3299件。
威远法院在镇西人民法庭设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筑牢基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防线
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推动涉企纠纷化解降本提速增效,“企业权益保护”指标获评优秀等级,企业纠纷多元化解做法被《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刊载推广,搭建司法跨域协作四方平台案例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案例集。全市涉企案件执行到位22.5亿元,同比增长75%。建立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制度,及时修复548家涉执企业信用。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纠纷调处、风险提示、法治宣传等工作,精准服务内江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资中县法院成立血橙产业法官服务站,妥善化解血橙种植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隆昌市法院设立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双昌”合作示范园区法官工作室,开展跨域司法协作、巡回审判等工作。
保护知识产权。协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审结知识产权案件258件。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四川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促推社会治理。快速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入驻综治中心,深入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提升人民法庭定分止争能力。全市人民法庭受理案件15642件,占一审民事新收案件总数的52.7%。
做优刑事审判。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审结刑事案件2423件;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审结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41件62人;依法惩处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案件34件54人。
做实民事审判。依法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审结民事案件29950件。深入推动简案快审模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6651件,平均审理时间24.6天。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依法审慎审结离婚案4105件,其中,调解撤诉2995件,调撤率达73%。
做深行政审判。坚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与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并重,审结行政案件581件。一起征收补偿行政诉讼案入选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大典型案例。
做强执行工作。持续推进“切实解决执行难”,执结案件12447件;执行到位金额40.5亿元,同比增长46.7%。深入推动交叉执行工作,622件“骨头案”取得实质进展。增强执行震慑,建立“执行110”快速反应机制,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3342人次,拘留468人次,罚款90人次,审结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4件6人。加快“终本出清”,出清案件1.6万余件,出清比例49.8%。
四川省隆昌市法院、重庆市渝北区法院联合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司法协作活动
聚焦群众关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妥善审结涉医疗、劳动争议、人身损害等民生案件2075件。协同人社等八部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深化“工会+法院”协作联动,聚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审结涉养老服务、赡养费、继承等案件85件。持续开展“甜城利剑”专项行动,执结涉民生案件1908件,执行到位金额1.5亿元。
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诉讼服务领域明显问题专项整治,诉讼服务质效居全省前列。采取竞争方式确定鉴定机构,鉴定费用和耗时均节省25%以上。全面实施人民法院在线万次。
强化未成年人保护。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监禁刑适用率达91%。制定内江市侵害未成年人利益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查询办法,推动入职查询和从业限制制度落地落实。实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服务项目,委托专业社会组织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心理矫治、回访帮教等工作,49名未成年人受益。
2024年,内江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6699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件5592件,民事检察案件372件,行政检察案件473件,公益诉讼案件262件。全市检察机关24个集体、51名个人获得市级及以上表彰。
隆昌市检察院组建“驿和·说法”普法宣讲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传播法律知识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惩治重大恶性犯罪,深入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全链条打击制毒、运毒、贩毒和涉毒洗钱犯罪,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的法治意识和能力,制作《检察官教你识别的“伪装”》视频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检察微动漫十佳作品。
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依法起诉非法经营、强迫交易、串通招投标等扰乱市场犯罪,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盗窃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保护企业创新发展,依法起诉知识产权犯罪,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推进社会治理。探索建立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诉前联调化解矛盾、“不起诉+”等轻罪治理“1+N”机制,落实宽严相济,坚持标本兼治,减少社会对立、增进社会和谐。
用心守护群众身边安全。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开展燃气、灶具、消防等安全专项检察监督,督促整治“九小场所”消防问题、飞线余处。聚焦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依法惩治“掺杂掺假”“非法添加”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犯罪。聚焦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涉医保领域欺诈骗保、欠薪治理等专项行动。
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零容忍”,对涉罪未成年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强化犯罪预防,持续推动落实入职查询、强制报告等制度。创建“弘志+”检察品牌,保持了“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称号。
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将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矛盾纠纷化解融入检察办案全过程,引导群众在法治轨道上解“法结”化“心结”。促成刑事案件诉前调解110件、民事检察和解67件、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35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向67名因案致贫陷困的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67.06万元。
内江市检察院和内江市市中区检察院联合举办“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检察开放日活动
深化刑事全流程监督。坚持客观公正立场,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加强司法活动全流程监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深化监督与协作,促进执法更规范、监督更有力、配合更有效。
做强民事检察监督。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民事诉讼合法权益。依法监督民间借贷、房屋买卖等领域打“假官司”问题,办理的吴某某等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监督案被评为全省优秀案件。
做实行政检察监督。加强行政诉讼精准监督,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对应受行政处罚的刑事被不起诉人,依法提出检察意见,防止当罚不罚。助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督促撤销17起冒名登记或弄虚作假的错误婚姻登记。
做好公益诉讼检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损害问题,持续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保护”专项行动。资中县检察院借力专业力量,督促保护沱江支流老河堰溪水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内江市公安机关精准实施“1345”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兹撷取2024年内江公安“十大警事”,致敬甜城铁军!
①新质战斗力研究成果在中国警学论坛现场交流。探索开辟智慧公安驱动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五力提质”新路径,研究成果在2024年中国警学论坛作现场交流,《人民公安报》专栏刊发报道。
②原创行业场所治安管控建模获全国竞赛一等奖。部署实施大数据实战服务“八大工程”,自主搭建“未成年人犯罪预测模型”等大数据模型156个,治安、科通、经侦、食药环侦控建模比武全省领先,原创旅店业分色分级管理模型被公安部评为优秀模型并获全国行业场所治安管控数据建模竞赛一等奖。
③警网双格融合屡获全国社会治理先进案例殊荣。升级建设“伞状+警务网格”治安防控体系,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8.2%,全省公安群防群治工作现场会在内江举办,“船城义警智能化管理平台”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警网双格融合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
④获评全国公安“猎狐”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在劝投藏匿境外长达10年的“红通”逃犯回国自首,追缴涉案资产1.5亿余元的战果上,成功向希腊司法部发起《国际司法协助请求》,扣押冻结嫌疑犯涉案资产900余万元,内江公安作为全省唯一代表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猎狐”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⑤攻坚侦破7起陈年命案积案质效排名全省第一。巩固深化命案积案“四破攻坚”经验做法,侦破30年以上命案积案2起、29年命案积案4起、17年命案积案1起,抓获命案嫌疑犯14名,工作质效位居全省第一,省公安厅两次专致贺电表扬,内江经验做法两次在全省作交流。
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取得重大战果。创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五性”技战法,牵引侦破公安部督“4·11”等大要案件,抓获嫌疑犯236名,收缴涉案财物3000余万元,涉诈回流人员信息采集、教育劝返等工作质效位居全省前列,电诈发案及损失连续四年“双下降”。
⑦创新病残吸毒人员管理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创新探索“所地联勤、警医联动、异地联治”模式,特殊人员康复救治中心常态化运行,国家毒品实验室川南支撑点建成投用,原创“无人机+情报研判”技战法提能增效,外流贩毒人数同比下降33%,省禁毒办发文推广内江禁吸戒毒基础年工作经验做法。
⑧全省率先建立知识产权犯罪打击联席会议制度。全链条打击国家版权局、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挂牌督办的“7·25”全省首例建筑行业软件领域侵犯著作权案,促成世界500强企业忆滋(中国)有限公司及四川多家知名调味品企业到内江交流考察、知名歌手举办专项文化活动。
⑨自主研发无人机反制设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打造“来来工作室”警务研发平台,成功研制出全省公安机关首例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无人机反制枪,节约无人机反制装备经费100余万元,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委办公厅《每日要情》刊发采用。
⑩深化管党治警十四条措施锻造新时代过硬铁军。联合9部门制定实施《关于推进内江公安工作现代化的措施清单》,深化推进公安政治工作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行动计划,公安党建、辅警管理、心理服务等队伍建设经验做法全省交流。
2024年,内江市司法行政系统获评市厅级及以上先进集体7次、市厅级及以上先进个人14人次。其中,内江市司法局获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等多项荣誉。
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制定出台《内江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预防决策风险。4个小区成功申报全省首批小区依法治理试点小区。配合市人大出台《内江市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采购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强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推进市本级行政复议场所规范化建设。打造“复议+调解+和解”办案模式,出台《关于逐步加强府院联动工作的意见》,深入推动诉源治理。成功承办全省行政复议“十佳办案能手”暨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十大创新案例”展示活动,1个案例被确定为2024年度全省行政复议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十大创新案例”,2人获评2024年度全省行政复议“十佳办案能手”,内江市司法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健全行政执法明显问题整改及执法监督重大工作会商机制。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修订完善《内江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服务专区,实现法律服务事项“一站式”受理,办理各类公证3603件,提供鉴定咨询和受理服务69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0件,提供法律咨询12945人次,为法律援助对象换回经济损失124万元。搭建指尖“法律服务超市”,切实让企业、群众“少跑路”。牵头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一键举报”平台。全方面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规规章政策文件清理工作。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5+N”行动,全面落实涉企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切实提升执法能力。
人民调解持续深化。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60411次,受理矛盾纠纷23701件,调解成功率99.49%。坚持常态化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和整治,推进社区矫正“三专”队伍建设和县(市、区)“智慧矫正中心”创建,社区矫正更规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与民盟内江市委会签订“黄丝带·同心帮教”合作共建协议,与内江监狱建立《深化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协作机制》。规范建立工作台账和档案,定期组织“拉网式”走访排查,安置帮教做细做实。强化部门协作,对重点安置帮教对象落实“必接必送”,刑满释放人员衔接率、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率均达100%。
持续实施公共法律服务“五大行动”。与自贡市司法局签订《公共法律服务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七个方面交流合作。与天府新区党工委政法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天府中央法务区,实现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内江市司法局、四川谨诚司法鉴别判定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1名公证员、1名律师被表彰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1名法律援助律师被表彰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