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区 潮汐式苗床育出“期望苗”
盛夏时节,湟水谷地绿意盎然。作为我省重要的优质冷凉蔬菜生产基地,西宁市湟中区本年出资 700 万元建成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冷凉蔬菜育苗中心,为冷凉蔬菜工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质量化开展注入微弱动力,在高原特征农业晋级之路上迈出坚实一步。
走进湟中区国家现代农业工业园冷凉蔬菜核心区育苗中心,智能玻璃温室内暖意融融,一排排潮汐式苗床上,供港菜苔、苦苣等蔬菜麦苗舒展着淡绿的叶片。技能人员手持间苗东西络绎其间,小心谨慎地拔除弱苗,保证每株麦苗都有足够成长空间。阳光透过玻璃穹顶洒下,与主动喷灌体系喷出的细密水雾交织成虹,映照着麦苗繁荣的活力。
“这套全主动化潮汐式物流苗床体系生产线,是我省初次引入的‘育苗神器’。” 育苗中心技能负责人、湟中区种子站副站长王建忠轻抚一株菜苔麦苗介绍,从主动精量耕种机精准播下每粒种子,到智能温控体系将室温安稳在 18-22℃,再到水肥一体化设备守时定量供给营养,整套现代化设备完成了光照、温湿度的精准调控。现在 105 万株麦苗长势均匀,4 个订单种类正按计划培养,行将奔赴各蔬菜基地。
相较于传统育苗,工厂化育苗的优势在田间地头闪现得尤为显着。王建忠算了笔细账:“智能化耕种功率是人工的 30 倍,育秧周期缩短10天,劳动力本钱下降 40%。更重要的是,统一标准培养的种苗移栽后缓苗快,能充沛的使用湟中共同的冷凉气候,像菜苔采摘期可增加 1-2 茬,亩产提高 20% 以上,亩均增收超 2000 元。”
在鲁沙尔镇朱家庄村的龙财种饲养专业合作社供港蔬菜基地,菜农们正趁着晴好气候移栽菜苗。合作社负责人钟光言蹲在田埂边,看着刚栽下的菜苗目光发亮:“这是育苗中心送来的第三茬苗,1300 亩地全用的优质种苗。估计 7 月底新菜苔就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每天能安稳供给 2 吨新鲜蔬菜。” 田垄间,淡绿的菜苗在微风中摇曳,承载着丰盈的期望。
现在的湟中,已构建起从良种引入、工厂化育苗到机械化移栽、冷链运送的完好工业链,年供种苗超 300 万株,12 万亩蔬菜田年产鲜菜 30万吨以上,占全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这些带着高原清冽气味的冷凉蔬菜,不只走俏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更成为乡亲们的 “致富菜”,在村庄复兴的画卷上晕染出动听的绿色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