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219万亩高标准 农田完成水肥一体化灌溉
6月24日,原州区黄铎堡镇穆滩村连片的玉米地生机盎然。翠绿挺立的玉米已有一米多高,在微风中崎岖如浪。更有目共睹的是,一条条黑色“长龙”——水肥一体化管道,悄然铺展于地膜之下。这正是原州区高效节水农田灌溉项目的中心效果。
田埂上,宁夏六盘山水务有限公司高标准农田灌溉项目技能员刘志强仅用手机app操作,混合着氮磷钾的水肥溶液便经过这一些水肥一体化地下管网输送到田间,再经细密的滴灌孔以“点滴输液”的方法进入作物根系。“智能水肥一体机就像田间的‘营养师’,尿素、复合肥按份额溶解拌和,既能确保作物‘吃好喝饱’,又避免了水肥糟蹋。”刘志强指着田间管道解释道。这一革新告别了传统洪流漫灌,让农作物吃上“精细粮”,不只有用缓解旱情,更完成了节水40%、节肥30%,一起减轻了土壤板结之痛。
“本年降水较少,可玉米没受大影响,全赖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滴灌带直通地头,省时省力。化肥一次施足,再不必往地里跑了。这是第2次放水,秸秆长得壮实,家里养牛的草料都够了。”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穆滩村乡民马廷贵拍案叫绝,曩昔洒水上肥费人吃力,现在洒水拧阀门或许手机操作就行。
为了了解黄河水从水库到地头的全流程,记者来到何家沟水库——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中心枢纽。在水库西吉供水一泵站总控室,才智水利体系的屏幕正实时跳动着数据流,工作人员在此经过屏幕实时监控调度,泵站站长王锐描绘:“中控室能精准把握开机功率、瞬时流量、设备压力温度等要害数据,连进出水阀门都可长途控制。”经过中控室的长途操作,工作人员可精准调控水库7个分水口的流量。黄河水经分水口流出后抵达高位蓄水池,再经加压泵房的层层过滤后,由人工将预设份额的化肥和水实时混合,水肥终究经过“毛细血管”般的滴灌管网直达作物根部,到达精细化灌溉。
2022年,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正式开闸放水,黄河水的引进一举破解了清水河流域近27万亩良田的灌溉难题。原州区把高效节水农田灌溉作为推动农业村庄现代化建造的底子抓手着力推动,并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上肥技能归入到高效节水农业项目,先后在黄铎堡镇、头营镇等5个川塬地带的城镇建造高标准农田灌溉项目,连通何家沟水库与调蓄水池,配套水肥一体化、田间滴灌带等,以完成定时、定量、科学、合理的灌溉。自本年4月20日水库开闸以来,已将近300万立方米黄河水送到田间地头,为2.19万亩土地“解渴”,灌溉时刻估计继续至8月20日左右。
从黄河水的调蓄使用,到泵站的才智分配,再到田间的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技能在原州区不只是一场农业技能革命,更成为衔接犁地维护、工业晋级与村庄复兴的中心枢纽。经过“节水—增效—扩耕—富民”的闭环,该技能使干旱区的生态下风转化为冷凉作物的出产优势,重塑了原州区西北旱作农业的可继续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