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樺南:水肥一體化助力農業生產提質增效
公民網哈爾濱7月24日電 盛夏時節,正是田間办理的關鍵階段。在佳木斯市樺南縣明義鄉團結村的農田裡,連片的玉米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田間整齊摆放的滴灌管道弯曲扩展,正將水與養分精准送達每一株作物根部——這是當地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的生動場景,為農業生產注入了科技新動能。
“曾经追肥全赖老辦法,農機底子進不去地步,全赖人工追肥,又累又費事兒。”團結村農戶牛加田看著自家地裡的玉米介紹,“現在有了水肥一體化技術,追肥再也用不着愁了。玉米整個生長期能追3次肥,不论長多高都能輕鬆搞定。”
據了解,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上肥有機結合的農業新技術。該技術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依據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水需肥規律,把可溶性肥料與灌溉水按科學份额調配后,均勻、准確地輸送至作物根部。這一技術不僅大幅度的提高了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還從源頭減少了肥料浪費及對環境的污染。
為讓技術發揮最大效能,團結村專門邀請農業專家定时駐村指導。專家們會根據土壤墒情、作物生長態勢等實時數據,動態調整水肥配方與用量,為作物生長供给精准“營養餐”。
“水肥一體化技術凭借滴灌系統將水肥直送玉米根部,中心優勢在於節水、省肥、增產。”樺南縣農技推廣中心環耕站站員徐薪惟介紹,該技術可減少化肥用量20%,在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同時下降生產本钱,玉米產量能添加15%左右,且因水肥精准供應,作物長勢愈加均勻共同。
樺南縣明義鄉團結村創新採用社會化服務保管形式,推動土地規模化種植,並引进才智農業水肥一體化技術。“我們通過‘互聯網+’採集種植數據,構建大數據渠道,由渠道生成最優種植计划,實現節水、增效、增產多重目標。”團結村黨支部書記陳秀斌表明,下一步,村裡將進一步加大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力度,讓更多農戶享受到科技興農的紅利。(尚城、項思淼、孟磊)
地處三江平原内地的佳木斯市,耕地上積佔黑龍江省的八分之一,也是我國農機制作工業的搖籃。多年來,佳木斯市與中國農機院、中國一拖、哈爾濱工業大學等機構深度协作,成功打造了高端智能農機產學研基地…
精細到田間地頭的積溫帶劃分、土壤濕度地溫預報、農業災害預警等一系列農民口中的“氣象高科技”,已經成為黑龍江省量体裁衣發展農業的新質生產力,“氣象+農業”在黑土地上綻放出絢麗的實踐之花…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